


大会简介
第三届中国科普研学大会以“国际化、前沿性、开放式”为理念,将围绕国内外科普研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,探讨科普创新和研学发展有效结合的机制。
指导单位:中国科协科普部、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
支持单位: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、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、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、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
主办单位:中国科技新闻学会、上海科技馆
承办单位:科普研学联盟、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
协办单位:上海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》杂志社、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、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、上海自然科技教育联盟、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、时空色彩(苏州)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宽创国际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世纪明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海信科学探索中心、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、弘博网
本次活动由上海联通提供直播技术支持
主讲嘉宾简介

丁奎岭
中国科学院院士,教授。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常务副校长,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
陈锐
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,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长期从事创新战略评估、国家创新治理、创新预测理论与方法等研究。

Helen Jones
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全球合作战略总监,具有35年不同领域、类型、规模博物馆工作经历,负责集团的国际战略和合作关系。

Beth Hawkins
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学术总监,其在正式与非正式科学教育领域工作近25年。曾在伦敦两所学校担任科学主管10年以上。

顾庆生
上海科技馆副馆长,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主任,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自然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

Rawin Raviwongse
美国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工程管理博士,副教授。曾任泰国玛希多大学工业工程系系主任。

白欣
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从事科学史与科学教育,博物馆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。

孙丽崴
博士,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电子科学与技术实践工作站站长。

屠耿
东京大学材料学博士,日本科学未来馆经营企画室室长,曾任日本科学未来馆国际协调办公室主任。

王瑜
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副处长,副研究馆员,长期从事科技馆、博物馆教育事业。

张琳
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,中学高级教师。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长、北京市西城区人大代表。

郭耕
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研究员。曾获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。

吉峰
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——东方绿舟副主任,东方绿舟创史人之一。被评为华东地区校外教育创新活动家。

冯石
硕士,职员六级,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科普高管。致力将丰富高端的科普资源科普化等。

陈文莉
博士,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学习科学与评量学部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长期致力于基于中小学课堂的移动学习等。

郑太年
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,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任。

黄凯
高级工程师,上海科技馆信息中心副主任,从事信息技术及信息化工作近20多年。